产品别名 |
对碰焊机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闪光对焊广泛应用于焊接各种板件、管件、型材、实心件、刀具等,应用十分广泛,是一种经济、率的焊接方法。
主要优点
1、 节能.散热器闪光对焊机采用的是两台125KVA的阻焊变压器为电源,气动压紧、顶锻,无液压站.相较于其它其它采用两台315KVA的单相交流阻焊变压器和两台功率为18KVA液压站的焊机, UN-250AB焊机可节电达78℅.
2、对电网的要求低.仅需250KVA的电网即可满足.
3、焊接精度高.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进口步进电机来控制闪光过程,能设定烧化量和烧化速度;通过微电脑阻焊控制器来控制焊接电流.焊后片头的中心距误差可控制在在±0.2mm内,方便后续的组片焊接.
4、自动对中功能.焊接前管柱两端和两个片头端的间距一致,从而两端烧化量的一致.
5、焊接.由于工件的压紧采用的是倍力气缸,其反应速度明显快于液压缸.
6、操作及维修服务方便.由于无液压站,产品的调试点、故障点要少,不会出现漏油等现象.
闪光对焊
闪光对焊可分为连续闪光对焊和预热闪光对焊。连续闪光对焊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:闪光阶段和顶锻阶段。预热闪光对焊只是在闪光阶段前增加了预热阶段。
一、闪光对焊的两个阶段
1、闪光阶段
闪光的主要作用是加热工件。在此阶段中,先接通电源,并使两工件端面轻微接触,形成许多接触点。电流通过时,接触点熔化,成为连接两端面的液体金属过梁。由于液体过梁中的电流密度,使过梁中的液体金属蒸发、过梁爆破。随着动夹钳的缓慢推进,过梁也不断产生与爆破。在蒸气压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下,液态金属微粒不断从接口间喷射出来。形成火花急流--闪光。
在闪光过程中,工件逐渐缩短,端头温度也逐渐升高。随着端头温度的升高,过梁爆破的速度将加快,动夹钳的推进速度也逐渐加大。在闪光过程结束前,使工件整个端面形成一层液体金属层,并在一定深度上使金属达到塑性变形温度。
由于过梁爆破时所产生的金属蒸气和金属微粒的强烈氧化,接口间隙中气体介质的含氧量减少,其氧化能力可降低,从而提高接头的质量。但闪光稳定而且强烈。所谓稳定是指在闪光过程中不发生断路和短路现象。断路会减弱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,接头易被氧化。短路会使工件过烧,导致工件报废。所谓强烈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相当多的过梁爆破。闪光越强烈,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越好,这在闪光后期尤为重要。
闪光对焊广泛应用于焊接各种板件、管件、型材、实心件、刀具等,应用十分广泛,是一种经济、率的焊接方法。
形成过程
1、闪光对焊分连续闪光和预热闪光对焊两种。连续闪光对焊主要由闪光和顶锻两个阶段组成。闪光过程始终保持对口端面点接触,闪光电流If集中从这些有限接触点上通过,电流密度非常高,达(3000-6000)A/mm2,触点快速熔化,形成连接两边金属的液体“过梁”。这些液体过梁在电、热、力共同作用下爆破,高速向外喷射,即所谓“闪光”。随着工件往前送进,新的触点又形成----爆破。
持续一段时间闪光后,对口端面被一层很薄(约0.1-0.3mm)液体金属覆盖,端口温度达到金属的熔点,而且趋于稳定均匀,轴向也有一定加热深度,。在实际生产中,考虑到工件端面加热不均匀及尺寸误差,往往闪光留量要比理想状大50-。
闪光加热达到焊接温度后,迅速提高送进力(顶锻力), 快速送进,将液体金属及氧化、夹杂物全部挤出对口之外,使对口端面固态金属紧密接触,并且有一定塑性变形,两边金属交互结晶,形成共同晶粒,获得牢固对接接头。结晶过程非常快,一般在0.02-0.06秒内完成。是否能在液体金属凝固之前,将液体金属及氧化物全部排出对口之外,是 获得焊接接头的重要条件之一。
2、对控制要求
通用闪光对焊机,一般采用简单的同步控制器 , 能焊接质量。不宜采用恒电流控制器,否则会破坏闪光过程的自调节功能。也不必要采用电压补偿控制器(可控硅已全导通,自动移相已失去作用)
闪光对焊主要是利用对口接触电阻产生热量加热金属,固相交互结晶形成焊接接头。
闪光过程具有较强自调节功能,比较容易获得稳定,连续闪光过程。
次级回路短路阻抗及短路功率因数对闪光过程稳定性有重大影响,应严格控制。
闪光对焊机应采用缓降外特性电源,次级空载电压应能分级调节,次级空载电压不宜太高。
焊接时可控硅应接近全导通运行
不能采用恒电流控制器,否则会破坏闪光过程自调节作用。
最近来访记录
近期浏览